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5-09-07
传统低代码编辑器的操作途径普遍存在冗余问题 —— 例如,建立一个表单提交流程需求翻开组件库→找到表单组件→拖到画布→切换到特点页→装备表单字段→切换到流程页→添加提交节点→返回画布校验,多步跳转导致操作功率低下。而用户操作途径最短化模型的中心,是经过拆解节点、紧缩过程、智能辅佐,让用户以最少的过程、最短的时刻达到方针。
1)操作途径拆解
将建立一个流程的完好途径,拆解为选组件→拖画布→配参数→验流程四大中心节点,每个节点对应用户的一个中心方针,防止途径混乱。
2)节点紧缩策略
针对每个中心节点,经过削减跳转、智能预填、联动装备紧缩操作过程:
(1)削减跳转:完结画布内一站式操作
传统编辑器需求在画布与特点页之间反复切换,而优化后支撑画布内直接编辑:选中组件后,组件旁弹出快捷装备面板(包括名称、中心参数),用户无需切换到右侧特点区即可完结根底装备;若需装备高档特点,点击 “展开” 按钮在画布右侧弹出特点面板(无需跳转页面),装备完结后点击 “收起” 即可回到画布,完结不脱离画布完结一切装备。
(2)智能预填:根据场景与前史主动填充
使用用户前史操作数据与模板默认值,主动填充高频参数,削减用户手动输入:
联动装备:修正一处主动同步关联节点
流程中的多个节点往往存在关联(如数据源、字段映射),联动装备可防止用户修正一处,手动同步多处:
途径优化公式
操作功率的凹凸可经过公式量化:操作功率 =(方针达到所需过程数 × 单步操作耗时)× 认知了解度
1)用户画像适配差异化途径规划
针对新手与专业用户的差异,供给不同长度的操作途径:
(1)新手用户:极简引导途径
供给引导式操作,体系一步步提示用户完结操作(如 “第一步:拖拽表单组件到画布→第二步:点击组件装备字段→第三步:添加提交节点”),且隐藏非中心过程(如高档特点装备),确保用户按过程走就能完结流程;
(2)专业用户:自定义高效途径
供给快捷键、批量操作、自定义面板等功能,缩短操作途径:例如,支撑 Ctrl+D 复制组件、框选多个节点批量修正特点、用户可自定义常用功能面板(将 API 装备、脚本编辑等高频操作放在面板中,一键翻开)。
2)数据驱动优化定位卡点并迭代
经过操作埋点收集用户的途径数据,剖析哪个过程耗时最长、哪个过程用户抛弃率最高,持续优化途径规划:
实践作用
某低代码渠道应用用户操作途径最短化模型后,流程建立的平均时刻从 120 分钟缩短至 72 分钟(削减 40%),用户操作过程从平均 28 步削减至 15 步,新手用户的首次建立成功时刻从 60 分钟缩短至 25 分钟,用户满意度提高 35%。
低代码交互规划没有绝对最优解,但存在动态最优解 —— 即经过分层规划、渐进式引导、自定义装备、反应闭环,在易用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动态平衡,并根据用户反应持续迭代。
经过根底形式与专业形式的切换,适配新手与专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