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22
几年前第一次接触设计愿景是在IXDC的一次Airbnb工作坊,一次浅显的了解。近一年开始使用在工作中,产品开始阶段。在愿景工作坊前,了解公司之前项目的输出及全球关于设计愿景的博客和对外分享项目有利于更好的进行。
设计愿景价值:
“它是理想未来状态的框架。愿景设定了未来状态包括和排除的范围的边界,但这不是对解决方案的详细描述”。—— AgaSzóstek
在接手一个项目的时候,如何快速的了解产品的现状以及准确的梳理迭代的期待,是我们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愿景工作坊通过协同共创的方式能帮忙我们在工作当中终结反复的需求修改,设计的无价值性。
准备阶段,梳理用户调研产出:00用户研究计划,01用户访谈提纲,02平台用户访谈;03专家焦点小组;04调查问卷;05专家焦点小组访谈。
工作坊中召集了利益相关者(UX/BA/QA/DEV/)针对用研梳理的问题展开协同方法论进行研讨:梳理产品现状,分析迭代期待,树立产品愿景。
如果你的项目仍然采用的是瀑布的工作流,只能同职能岗位之间的前期沟通,那么与会者仍然需要召集利益相关者(与产品现状,迭代相关联的人)可以成立小组进行。
梳理产品现状需要列举用户角色,归纳用户类型,描述用户画像,设计角色卡片。
基于用户研究,角色使关键用户细分的特征更加突出,从而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持续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角色的目的是专注于需求,而不是未满足的需求,倾向于关注用户的属性。角色是对产品的典型或目标用户的虚构但是是对现实的描述。
角色不是用户组,定义用户组或细分市场与创建角色不同。在讨论广泛的用户类别时,必须使用范围来汇总整个组的属性。
使用角色的主要好处是,它们创建了一个通用的,更精确的词汇表来描述某种类型的用户,将设计工作集中于一个共同的目标。
1)目标导向角色
“我的典型用户想对我的产品做会议管理及工作日程安排”。
2)基于角色的角色
我的用户通常需要高频率的录入会议信息及每日的工作项。
3)吸引角色
我的用户心理是一些功能不太会使用又怕同事知道自己不清楚,情绪上因为每天多次录入而起伏不定。
4)虚构人物
基于UX设计团队的经验做的无用户的用户研究。需要团队根据用户群过去的产品互动来提供典型的用户形象。如你现有的团队不具备用户研究的岗位那么团队的经验至关重要。
在项目上核心用户为助理/秘书的行政岗位,大量的会议录入与日程的管理,是应用的高频使用者,他们对于录入体验有极高的期望。
用户类型根据用户使用办公应用的频率,分为高频,中频,低频用户,因为办公类的应用使用时长导致的体验机会点是不一样的。在用户画像中通过梳理流程路径,获取情绪点,分析痛点与机会点。
痛点
机会点
迭代期待的梳理是基于用户体验五要素的构成输出,从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链接整个产品体验。本文重点在战略层与范围层。
打造极致体验与增量目标,构建移动应用的服务与业务职能。
亮点功能:
需求罗列及优先级排序,运用用户故事地图梳理需求全景。
日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