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3-26
越来越多的B端产品也在向着提高用户体验而设计,开始进行做体验闭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就是进行“可用性测试”。
针对云计算产品,谈谈可用性测试的一些看法和方法。
这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在ISO定义中:
用户体验贯穿产品的的使用前后,而可用性更针对产品的使用阶段。
下面举一些简单的例子:
我们在设计云计算产品时考虑更多的是客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体验,接下来所讲的完成体验闭环,也是指的进行“可用性测试”。
产品的可用性的评判主要有以下五点:
在评估产品的交互、视觉之前,应该看其是否实用,是否有用,如果提供的功能对用户无价值,用户根本不会去使用,那这个产品交互流畅视觉再好看也毫无意义。
实用性很重要,是产品成立的前提,却经常被忽视。
用户是否能够通过产品达到、完成某些任务。(交互是否流畅)
完成任务的效率,不仅需要让用户无障碍的完成某些功能,还要确保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是高效的。
主观的定性的点,当用户高效的完成任务之后,主观满意度是怎样的。
我们的产品和功能是否能满足特殊群体去高效的使用(老年人,盲人…)
由于云计算产品主要使用人群为办公人群,使用场景多为企业办公,而需求的提出多是出自对业务或工作的需要,所以在实际分析中,实用性和可达性可以暂时不考虑,可以将可用性测试的重点放在有效性、高效性和满意度上。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可用性测试不是只需进行一次,理想的设计流程中会在不同阶段进行多次测试,而不同阶段的探索对象和目标也是不一致的。
在设计初步的概念中,主要测试对象是功能概念或产品,对测试环境和原型要求不高,可以在任何场景下带着原型找用户测试。
最典型测试类型,通过评估产品或功能的初级操作,判断产品功能的有效性、使用效率和满意度,从而发现设计缺陷。
主要测试对象为现已开发的产品版本或样机版本,目的是为了确认早期发现的问题已经解决,一般在产品快发布前的最后一道验收屏障。
滚动做第一、二、三轮测试,贯穿整个产品研发周期的测试类型,将多种测试在合适的时间节点有效的组合,制成功能可用性漏斗,保障产品在最终上线时的可用性是良好的,以及提供下一个产品研发周期的设计调整方向。
这四种是根据产品阶段划分的,我们在进行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交互开发评审以及demo测试都可以看做是这类测试,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用性测试,因为我们现在的评审对象,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真正的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