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只有未实名的,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3-302
请扫码咨询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在外部环境角度,如何提升PM的商业认知

2020-04-22

在外部环境角度,如何提升PM的商业认知?

大家常讲,产品经理需要提升商业认知。商业认知的提升,需要从多个角度训练与提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今天,笔者以规划一款商业产品为例,谈谈在企业外部环境角度,产品经理需要如何提升商业认知。

简要来说,需要从“用户需求、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三个维度入手,来提升商业认知。

1. 用户痛点

任何一款产品,都是为了解决某问题而生的。究竟如何把脉用户痛点、把脉用户需求呢?也需要考虑三个方面。

一是、准确理解用户痛点“痛的程度”

在把脉用户痛点时,先从解决的谁的什么问题,或满足谁的什么需求入手;然后就要考虑用户痛点“痛的程度”。只有用户痛点越痛,用户越会在意你的产品。就好比“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的必要性大一样。

二是、要考虑需求频次

人的结婚大事,是不是刚需?对正常人来讲,都是刚需。但是一般一辈子结一次婚,所以你要办个婚庆公司,需要考虑人一辈子可能到你这里消费一次的频次问题,搬新家换新房的装修,是不是刚需?是刚需。但是,一般家庭可能十年才装修一次,你若办个装修公司,可能十年才有服务某家庭的一次机会。

人的一日三餐是不是刚需?也是刚需。你若在写字楼附近开个特色餐馆,每天中午都有服务写字楼白领的机会。这就是需求频次的问题。

在考虑商业产品时,一定要把用户痛点的程度、需求频次、客单价,三者结合起来。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尽量去解决“刚需、高频、高客单价”这类需求的。

当然,本文没有否定需求频次低,但客单价高和毛利高的业务是一个好业务;仅是想说明把握用户痛点时,要考虑需求频次。

三是、有没有解决痛点的替代品

若有替代品,你产品的市场空间将被受到大量蚕食。据多个媒体报道,现在方便面的销量与前几年相比严重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是外卖的流行。以前没有时间做饭或不愿外出就餐时,冲碗泡面非常方便,而现在直接打开美团、饿了么订个外卖,还能做到几乎餐餐不重样儿。那谁还愿意中午泡面晚上泡面,今天泡面明天泡面,一直吃到想吐呢。

2. 市场规模

在做产品战略时,要充分的考虑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好比天花板,直接影响你的发展高度。在详细展开市场规模之前,先要解释一下如何看待自己产品对应的市场规模。

整个产业链的市场规模不是你的产品的市场规模,你产品面对的市场规模,是一个细分市场,这点儿大家一定要注意。比如说,我打算开办一家出境自由行的在线旅游公司,整个万亿级的旅游行业市场不是我的产品面对的市场规模,我的产品面对的是出境自由行市场,出境跟团游就不算。在如何搞清市场规模中,笔者仅谈如下两个方面。

(1)市场覆盖半径

你的产品触达不到的地方,不是你的“菜儿”。所以,在认识市场规模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市场半径,以及通过什么样的产品战略才能触达更广的市场半径。

举个例子大家就清楚了,同为O2O(Online To Offline)公司,为什么外卖,到家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平台模式,像途牛这类在线旅游公司可以采用直营模式?

因为直营模式的外卖、到家服务,触达的市场半径太小,仅是周围几公里的范围,无法做成有规模的互联网公司,若做成一个小本生意的夫妻店还可以。所以,外卖、到家服务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平台模式,在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夫妻店、小本生意的外卖、到家服务商家。

而途牛之类的在线旅游,是用户走出去到目的地享受服务,而不是商家上门。一个旅游目的地可以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因此采用直营方式服务半径也可以触达五湖四海。

笔者说了这么多,目的只要一个,就是想说明服务半径的不同决定了业务模式的不同,业务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产品战略的不同。

(2)赛道宽度

看自己产品的市场规模时,虽然要看细分市场;但是,这个细分市场的规模也要足够大,才能跑出百亿、千亿市值的公司。

因此,细分市场的赛道宽度非常重要。虽然赛道宽度的未来预期与数字,都是推算的,但是,它仍然对市场规模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预估赛道宽度时,大家可以参考相关政策、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权威调研机构的报告、业内人士的判断等等。

3. 竞品状况

说完如何考虑用户需求和市场规模,下面说一下如何思考与看待市面上的竞品状况。

一是要从宏观上分析竞争格局,再确定我们的进入方式。

比如综合电商市场,现在市场上的主要玩家有天猫、淘宝、京东商城等,天猫是B2C的平台、淘宝是C2C的平台,京东商城主要是B2C的直营。这个市场已经过了群雄逐鹿阶段,目前已是三分天下的稳定阶段。

面对这样一个稳定成熟的市场,我们要想做一个综合电商平台,我们有什么独家秘笈吗?我们有多大的胜算呢?

但是,我们发现,随着消费升级大家对海外优质特色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这是一个千亿级市场,若我们有传统海外贸易的成熟经验又有独特的货源,虽然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些这类玩家,我们若做一家海外购的垂直电商或平台电商,也未尝不可。

二是要看,竞争对手目前的发展阶段、业务模式、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产值等状况。

在前面笔者举过赛道上选手都跑到什么程度的例子,通过其他选手目前的位置,能够基本判断出我们进入赛道有多大胜算。尤其是互联网这种容易打破空间地域“一家独大”的行业,更应该看赛道上选手的位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