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NEWS CENTER
2020-04-20
希望大家能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时刻保持敏锐的设计嗅觉与对工作的反思能力,将每次项目流程中的经验规律总结为可以复用的理论方法。而这些可复用的理论方法,就是大家常说的方法论,这是进阶到高段位设计师必须要具备的能力。
(彩云预警:内容略有深度,不懂的地方尝试多读几遍,也可以去翻翻原文。)
我们如何辨别自己是个真正有影响力的设计团队,而非作图机器?是时候来为我们的设计团队赋能了,给他们机会来展示设计在哪个阶段,以怎样的方式真正地提升了价值。
麦肯锡设计指数(MDI)已经大范围地印证了设计的商业价值。报告显示,表现最佳的设计可以将自身的收入以及股东回报收益提升至同行的两倍之多。然而,设计师们仍然普遍面临着以下问题:
与合适的同伴共事,带着严谨的态度、足够的耐心以及实事求是的想法,这些障碍都可以被扫除,但在下个项目中,所有的困难又会浮现出来。
我们更习惯去度量可用性,进行统计分析,展示诸如怎样提高了电商平台上的转化率,或是人们向下滚动网页的距离。长此以往,我们无形中创造了一种设计文化趋势,单纯设法让尽可能多的人去点击某个按钮。
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设计风向,着手使用更为连贯一致的方法来度量设计的潜在影响力。为此,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人们能够看得到,乐于采纳的度量指标。
DIET提出了一些关键性问题,它们对于设计师在其工作中发挥影响力至关重要。在项目的关键阶段,设计师的解决方案将得会到与其对应的DIET分数。
数字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提供给我们一个可以进行切入和讨论的对象,保证讨论内容不会偏离重点。这些数字背后包含的意义对设计师而言更加至关重要,它反映出事物背后的原因而非表象。此外,将优秀的设计要素归纳为数字也可以跨越设计和业务指标之间的鸿沟。
“第一步,测量任何容易测量的东西,就开始阶段而言还可以接受。第二步,忽略那些不容易测量的东西,或是给这些指标任意填一些量化值,这将得到非自然且充满误导性的调研结果。第三步,假定那些无法轻易度量的指标真的不重要,这样的做法是盲目的。第四步,断言那些难测量的指标并不存在,这种做法无异于自杀。”“企业的优先任务:对新业务需求的持续研究,”
——Daniel Yankelovich,1972
Kristin Zibell的用户体验指标是用以度量客户体验的绝佳方法,它将用户体验指标与商业目标联系在了一起。
资料来源: Kristin Zibell然而,产品指标(例如转化率或是完成任务的时间)无法度量设计的潜在价值,我们得到的是产品产出的度量结果。
产品可以是方形的轮子或是巧克力做的消防员(注:比喻没用的产品),改进这些产品可能会改善度量结果,但这样并不能帮助我们达成目标。
如果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把时间都花在了怎样让数据变漂亮上面,那么创新是如何存在于我们的工作中的?
在17世纪时,人们使用水和酒来标识温度,但这样得到的测量结果并不精确。直到华氏温标(注:由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发明)出现和常量参考值的引入后,测量精度才有所改善。
在华伦海特对这些常量进行研究的早期实验中,他将一杯冰水的温度定为低刻度,其妻子腋窝的温度定为高刻度。有了这两个常数,他就可以用它们来测量温度。随后,华伦海特发明了第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直到现在,美国仍在使用这个起源自德国的华氏温标。
华氏温标得以让我们使用统一的语言来讨论对事物的度量结果。“外面的温度是华氏120度”能让你立刻知道今天外面的天气非常热,需要抹防晒霜。
设计在不同的情境下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在着。在大型机构,项目的推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接触不到利益相关人或关键决策者,商业战略模糊不清且沟通不畅,团队人心不稳且成员经常缺乏必需技能,这些问题都将成为设计蓬勃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